网页加载慢?备用网址18wos.net
 English
发新主题

[交流] 美国家庭有多富?

美国家庭有多富?


美国家庭有多富? 
直言了,2011-02-10 [原创 2011-02-13 09:41:51]。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61345676_d.html
 


网友来信问:美国家庭到底有多富?让我用美国联邦政府的官方统计数据做个概要回答。

一、从家庭现金收入角度看: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zhiyanle/201102111018230993.png



按照美国不成文规范说,所谓“富裕”程度按照家庭年收入水平划分:

·15,000美元及以下的为低收入或贫困的家庭;此比例从1970年的9.2%降低到2008年的8.1%;然而,2000年,该比例是6.7%,即这10年里、美国低收入或贫穷家庭比例是增加的。
·15,001美元到74999美元的为所谓“中产阶级”;此比例普遍下降。
·75,000美元及以上属“高收入”;此比例从1970年的12.3%上升到2008年的14.3%。
·10万美元以上的属“富人”;此比例从1970年的8.8%上升到2008年的26.0%。

从变化幅度看,中产阶级比例明显下降、低收入或贫困人群比例变动不大而略有增加,而高收入人群比例增加明显,说明美国家庭收入水平确实提高了(譬如平均水平从1970年的54,956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79,634美元),与此同时,“贫富分化”的现象也有所加重。

特别值得国内读者注意的是,在美国民族人口较多的家庭中:

·亚裔家庭所占数量最小、大约为3,494万户,然而,其年均收入却是最高的、约94,803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000美元左右;
·非裔家庭数量比亚裔高出近两倍,约为9,359万户,然而,其年均收入却是最低、约53,196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出15,000美元左右。

就是说,亚裔和非裔的家庭数量及其收入水平的反差对比最鲜明:亚裔族群在经济上有优势,但在政治团队方面却是“一盘散沙”而远不如非裔;而非裔族群在政治团队方面象是握紧的拳头,但经济方面却远不如亚裔。这就不难理解,在美国社会,亚非两裔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

当然,这里有个统计表格难以反映的社会现实:就统计数据看,似乎亚裔人群的收入在美国是首屈一指了,甚至比“主流社会”的白人族群还高出大约一万美元。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白人是“公私分明”的,即企业公司不属“夫妻店”而是“社区店”或“社会店”、其收入和个人收入是两笔帐;如此,企业公司就不计算在家庭收入之内。而许多亚裔是“公私兼顾”的,即“夫妻店”收入按税务法属于个人收入、企业公司收入也是个人收入,如此一来,亚裔家庭收入就显得很高了。
 

如此统计数据状态,或许能使亚裔族群的故土故乡为他们的“成功”而自豪骄傲、是很有面子的荣耀;可是,其面子荣耀的代价,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的资助支持的低水平:您族群的财政状态是如此之好、那就不需要资助了;政府和社会应该把有限的资助资金用到财政条件更差或最差的族群家庭。 
 
 


一、从资产结构看: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zhiyanle/201102111018240178.png



从统计数据看,美国家庭资产总值几乎是每十年翻番,从1962年的23,236亿美元翻番到2008年的657,189亿美元。其中,养老金资产的增长数量幅度最大,不是翻几番、而是翻了近10番。这,大概跟“婴儿潮”一代人进入老年时代有关吧。

就资产管理,俗话说:“别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意思是正视风险和分散风险。美国家庭资产管理是很在乎风险管理的。譬如,其有形资产特别是房地产比例始终保持在总量三分之一的水平、而高风险的股票股权等比例始终保持在40%以下的水平,如此,就能基本上能做到“家产有底”即资产总量保值。值得注意的是,过去40来年,美国家庭资产中的储蓄平均比例保持在资产总量的10%以上。显然,国内一些媒体说美国居民只顾消费而不搞储蓄的说法,是误导宣传。

美国联邦政府网站为公民颁布的债务及信用的解释说明,或许对理解美国家庭财富很有帮助。该解释介绍说,从银行信贷角度看,债务比例如何是判断某人、某家庭、某公司或某国家的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而该债务比例最常用且有“债务与资产”(DTA)比例、“债务与收入”(DTI)比例,还有个“费科得分”(FICO-SCORE)。概括转述如下:

[1] 关于“债务与资产”(DTA)比例:该比例说的是每一美元资产里有多少属于债务,反映的是总资产里有多少是可以自己支配使用的。不成文规范把该指标“临界点”定为15%,以下为“安全”、超过为“风险”。美国官方统计显示,自1990年代开始,美国家庭平均DTA-比例就一直持续在15%及以上,2008年则达到21%以上。无疑,那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提供了家庭债务条件。

[2] 关于“债务与收入”(DTI)比例:该比例说明的是每一美元现金收入有多少属于债务责任,反映的是偿还能力。在美国,不成文规定把该指标“临界点”定为40%,20%-30%或以下为“良好正常的偿还力”、30%-40%为“有风险的偿还力”、超过40%为“高风险的偿还力”或“缺乏偿还力”。美国联邦统计显示,1998年到2007年,美国家庭平均DTI-比例保持在14.5%左右,然而,同期的DTI-超过40%(高风险)的家庭数量则持续增加、2007年达到近15%(即美国社会中,有近15%的家庭不能如约偿还债务)。无疑,这给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提供了家庭偿债能力明显下降的条件。

[3] 关于“费科得分”(FICO-SCORE):该指标说明的是信用状态,反映的是综合各方面而得出的信用评价。在美国,不成文规定把该指标“临界点”定为几个层次:700及以上为“优秀”信用状态,600-699为“良好”或“正常”,500-599为“风险”,499及以下为“高风险”状态。为简化,美国官方把“费科得分”数目680及以上定为“正常或良好”,以下为“风险或高风险”。

据去年年底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和联邦储蓄等机构发布的年度研究报告说,美国社会的“费科得分”平均水平多年处于下降趋势,例如:2000年到2009年,美国公民中有34.5万人陷入了抵押被债主拿走的状态,以至于使联邦住房管理等部门把2010年“费科得分”为680(“正常良好”)及以上的的人口比例估计为45%左右、即不到总数的一半;2010年年终时候,该比例实际为57%左右。可是,那些政府部门并不感到乐观,他们认为,美国家庭及社会的“费科得分”角度即综合角度的良好信用状态得到完全恢复,恐怕是2012年以后才有可能到来。


美国有谚语说:如果没有幸福欢乐,那么,再富裕的人也不是他拥有财富、而是财富拥有他。还有谚语说:财富的主人知道自己其实往往是一无所有的,而财富的奴隶则往往自以为能拥有一切。自古以来,家庭财富几乎是所有的人的追求目标,同时又是社会经常谴责的对象。上述内容是美国官方统计以金钱衡量的美国家庭财富的状况,而不是美国家庭全部财富的状况。如果您要知道美国家庭的全部财富到底有多富裕,那么,一是请您有机会深入美国社会和家庭生活,二是请您看个事实:约五百年前至今,不管美国社会的金钱财富是多是少,美国还是世界许多国家的居民所乐意迁移所至和重建新生活的地方。



嘿嘿 咱们先挣钱 再去美国花 01:33 編輯 ]

柴油连续的通过柱塞压入喷油嘴..雾化后的柴油喷入燃烧室...引擎的轰鸣...齿轮和机油烧热的味道... 流畅操纵这巨大完美无瑕机器....确保货物安全抵达 RNR通关纪念↓

哈哈、真详尽、谢谢分享



这社会调查很好
让我们也好好了解美国

by peakat
发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