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增持趋谨慎
不过,相比此前几年,“超人”对旗下上市公司的增持力度显然要逊色很多。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李嘉诚共出手10次,增持长江实业184.2万股,累计金额1.75亿港元。2011年,李嘉诚10次增持和记黄埔、58次增持长江实业,累计金额18.09亿港元。2010年,李嘉诚更是109次出手,累计金额高达40.79亿港元。
“四叔”又现大手笔
而在2012年,“四叔”同样对恒基地产进行了频繁增持,但累计金额都明显小于今年。港交所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李兆基48次增持恒基地产, 入资金仅有8.59亿港元。2012年该增持部分截至年底的账面盈利为26.33%,跑赢恒生指数全年22.91%的上涨幅度。
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8月22日,“四叔”在恒基地产上30.6亿港元的增持金额仅次于2011年的136.62亿港元,为近6年来的第二大增持记录。
过往战绩
“超人”更胜一筹
盘点过往6年的战绩,李嘉诚显然更为出色。
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的7年中,恒生指数共有4年收涨。首先,除2012年外,李嘉诚在其余的3年中都敢于出手,增持金额均在30亿港元以上。而在上述3个年份中,李兆基累计增持金额还不到8亿港元,2007年甚至未曾出手。2012年,恒生指数大涨22.91%,当年李兆基增持48次, 入资金8.59亿港元,超出李嘉诚1.7亿港元的增持金额,这也是其唯一胜出的一次。
再看恒生指数下跌的3个年份。2008年,二位富豪都出手谨慎,全年累计增持金额不超过10亿港元。但2011年恒生指数大跌19.97%时,李兆基却不惜 入136.62亿港元增持恒基地产。相比之下,李嘉诚仅出资18.09亿港元,较前一年缩减一半以上。2013年自今,恒生指数下跌3.36%,“四叔”依然大举出击,但超人则基本偃旗息鼓。
对增持时机的良好把握,也为李嘉诚带来更为靓丽的账面盈利。最近7年来,李嘉诚每年增持头寸的当年收益率仅在2009年大幅跑输恒生指数,2007年38.65%的收益率则基本与当年恒生指数的涨幅(39.31%)相当。此外的5年中,李嘉诚都跑赢了基准指数。而反观李兆基在最近的6年中,仅有3年跑赢恒生指数。
汇总来看,李嘉诚7年来共 入135.51亿港元增持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两家公司,截至本周四,这135.51亿港元头寸的最新市值为157.86亿港元,账面收益为16.50%。而李兆基最近6年共耗资192.4亿港元增持旗下的恒基地产,增持头寸的最新市值为166.76港元,账面亏损13.33%。
谨慎观望
还是主动出击
今年以来李嘉诚和李兆基对自家股票的增持风格迥异,前者出手谨慎,后者积极进取。其间二人的一些言行似乎也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
他指出,不明朗因素在下半年仍对将公司构成挑战,但主要经济体已渐趋稳定,并出现逐步复苏的迹象;“长和系”将继续坚持“稳健增长”的策略;集团致力于巩固现有业务发展,同时放眼全球 资机遇,“长和系”会继续在香港及海外 资,推动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和记黄埔中期业绩显示,其欧洲业务贡献了集团35%的利润,比香港和内地利润的总和还要高出7个百分点。资本开资方面,和黄今年前6个月共计支出110亿港元, 到欧洲地区的就有76亿港元,占比高达69%。这期间, 到香港与内地的资金合计仅有14.3亿港元。
享有“亚洲股神”美誉的李兆基的频频增持与其年初的预测一脉相承。今年1月6日,李兆基公开唱多港股,他预计,恒生指数半年之内可以见到26000点,年底更将见到28000点。不过,实际的走势是,2013年前8个月恒生指数最高点尚未触及24000点。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可谓大起大落,截至本周四,恒生指数虽仅较去年底下跌了3.6%,但股指的振幅却高达23.25%。目前2013年已过去近三分之二,在接下来的4个月内,港股出现任何走势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然而,在市场波动加大,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是积极主动出击还是保持谨慎观望,确实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