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余晓洁、罗沙)今年12月,嫦娥三号任务将把中国人民的“月球使者”——中国首台月球车送上月球,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这辆月球车究竟什么样?它的“月球之旅”将有哪些“动作”?记者25日在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上带您一探究竟。
继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任务之后,我国将于今年12月初,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并拟开展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9月25日,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发布会现场摆放的月球车模型。新华网 陈竞超 摄
9月25日,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发布会现场摆放的月球车模型。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图为发布会现场摆放的月球车模型。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两翼六轮 140公斤
“月球车并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台长着轮子、能适应恶劣环境并开展科学探测的航天器,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一位带着亚洲儿女梦想的高空巡视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说。
“嫦娥三号”月球巡视探测器设计质量140公斤,由移动、结构与机构、导航控制、综合电子、电源、热控、测控数传和有效载荷等分系统组成。
从模型上看,它脚踩六个“风火轮”似的移动装置,大脑袋上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两侧为太阳翼,尾巴上很多天线。右后侧是导航相机和全景相机。腹部“武器”最多:包括红外成像光谱仪、避障相机、机械臂、激光点阵器等。
悬停避障 安全着陆
“到达月球轨道后,月球车将由着陆器背负,由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射器控制,通过各种光学、微波等敏感器测量,在月球表面百米高度上进行悬停和平移,以规避岩石和深坑等障碍,选择最佳着陆点缓慢降落月球表面。”赵小津说。
在这个过程中,月球车将采取路径优、燃料省、误差小的模式,经过主动减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等阶段实现安全着陆。
[责任编辑:战钊]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