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
2004:
沈阳配的:
CPU: Intel 赛扬III,2.66GHz(可能是散装的,因为风扇是九州风神,不是Intel盒装带的)
主板:Intel 845GL主板
内存:256MB DDRI,(品牌、频率忘了)
电源:金河田
机箱:金河田
硬盘:80GB,7200rpm,IDE 忘记品牌了
显卡:主板集成(忘记哪个型号了)
声卡:主板集成 AC97
光驱:LG DVD
2005:
增加 BENQ(明基)CD-RW刻录机,速度:52X,32X,52X(我也不太清楚其含义)
2006:
增加一条256MB内存,品牌、频率忘了
2008:大更换:
CPU:AMD 1100LE(单核)
主板:ONDA N68H
内存:金士顿(Kingston)DDRII,667,1GB
显卡:主板集成 Nvidia 7050PV
声卡:主板集成 ALC883,8声道
电源:超狐230W(具体型号我就不开机箱看了

)
硬盘:易拓 160GB,STAT,(缓存我就不查了

)
2009:
添加显卡:ONDA 9400GT超值版(256MB TC 512MB,铝合金大散热片,不带风扇)
光驱:LG DVD 退役
更换成别人那退役的LITEON(建兴)DVD刻录机,(速度忘了)
之后更新至SAMSUNG(三星)DVD刻录机(前脸没标注刻录速度)
2010:
CPU:升级至 AMD 5000+,盒装,但配置超频3静音风扇
内存:暑假添加ADATA(威刚) DDR 800 2GB ,但由于原先的金士顿是667的,所以威刚以667模式运行(屈才了)
显卡:(DIY项目

)将摔坏的超频3静音CPU风扇改装成显卡风扇(超大排风量加上显卡的大号散热片,不怕显卡过热)
前面板USB:(DIY项目

)4XUSB2.0
2011:
内存:将Kingston 1GB DDR 667换成 ADATA DDR 800 2GB,并与原来的威刚内存搭建双通道
本以为这套配置能挺很长时间,但由于LION(雄狮)卡车的研制需要,这套配置顶多坚持到2012下半年就又要淘了,暂时定为2012进行第二轮大升级
2012:计划中的大升级
方案1
CPU:AMD X2 245
主板:Onda N61P,DDR3版
内存:ADATA(威刚) DDRIII, 1333/1600,2GB X2 双通道(听说还有三通道的,也将考虑)
显卡:Onda /七彩虹 GT 240 DDR5 512MB
硬盘:WD(西数)500GB SATA 32MB
电源:立人380
声卡:主板集成
方案2(若资金允许)
CPU:可能是INTEL 酷睿I5 XX
主板:暂定使用Onda魔固版,具体型号未知(我比较喜欢Onda,性价比很高的品牌)
内存:ADATA(威刚) DDRIII, 1333/1600,2GB X2 双通道(听说还有三通道的,也将考虑)
显卡:Nvidia Quadro FX 770
硬盘:WD(西数)500GB SATA 32MB
电源:立人380(若配置Intel,就又不知是哪个了)
声卡:主板集成
机箱:(若配置Intel,可能又要换了)
方案3(若资金允许,但结合2013/2014方案,不太可能)
DELL 台式工作站
2013/2014:(若资金允许)
DELL M6500移动工作站 (如果LION真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