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加载慢?备用网址18wos.net
 English
发新主题

[交流] 清朝皇帝怎么吃饭?

清朝皇帝怎么吃饭?


(摘自《揭秘帝王宫闱隐密生活:帝王秘事》)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目前知道比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家自称孤家,吃饭也是自己一个人吃,民间称为“吃独食儿”。但吃饭时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因为菜太多,桌子摆得满满的,用餐时远处的菜便够不着,但不必担心,皇帝吃饭时,并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送到嘴边。
  皇帝用膳时,除了太监在场,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饭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全由皇帝决定——吩咐一声“传膳!”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120道减为64道;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咸丰皇帝死后,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慈安死后,慈禧太后又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皇帝吃饭,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
  皇帝的餐具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除了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如乾隆21年(公元1756年)11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皇帝被人在饭菜中做手脚而毒死的事件。所以,皇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让别人先尝,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监的份内事,叫做“尝膳”。再是,餐前验毒,常用工具就是银器。清宫盛装御膳的器皿外会挂一个小银牌,在拿开盖罩后,太监会当着皇帝的面,把银牌放进汤菜里试一下。溥仪证实了这一点,“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因为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过去常用毒药,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时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很灵验。
  



吃大鱼大肉,那些妃子来喂他??????   ﹐ ﹐ ﹐乐﹐ ﹐ 23:37 編輯 ]


什么也看不到!!! 吃得好~死得快 ]


完全忽悠人 ]


这饭吃的.真累.. ]
发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