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运沦为老人的狂欢节


当全运沦为老人的狂欢节

当51岁的高娥成为夺金生力军时,全运会本身就像是堕落的“啃老”族。

当八朝元老成为夺金生力军时,全运会本身就像是堕落的“啃老”族,而这些身兼一官半职的选手如此拼命,也是比赛的一大特色。

凤凰体育讯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在全运赛场上,跨届高龄选手济济一堂,历来是诸多项目的特色,本届全运会也不例外。在地方体育局的金牌争夺战中,资历颇深的老将也是各自阵中的定海神针。

射击没有最老只有更老

典型人物:高娥51岁(八朝元老)

51岁老将高娥第八次出战全运会,获得飞碟多向比赛冠军

第12届全运会飞碟多向比赛,51岁老将高娥获得冠军。这是她第八次出战全运会,创造了中国女子选手征战全运次数的历史。而早在30年前的1983年五运会上,首次征战全运会的高娥就为辽宁斩获了金牌。

同王义夫一样,悉尼奥运会女子飞碟多向铜牌得主高娥也称得上是中国射击队的一把“老枪”。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飞碟多向比赛,赛前被看好的高娥在预赛之后排名垫底,这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结——她怀疑自己确实是老了,也想到了退役。

今年年初,高娥升任中国飞碟射击队总教练。她的奥运冠军梦,也有望以另一种身份得以实现。而选择继续征战全运,意味着她不仅要带队训练,还需要同时兼顾自己的训练,压力可想而知。

高娥的孩子已经23岁了。丈夫孙连滨说,高娥在家的日子十分有限,当队员时基本照顾不了家,现在到北京工作,还是如此:“我也在体育系统工作,整天忙着与队伍在一起,所以孩子真是没人管。好在他比较出息,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得到了出国交流的机会。”

因为经常不在一起,夫妻两人经常都是通过电话沟通。孙连滨说,电话中两个人更多的是谈射击,很多时候,业务交流成了两个人感情沟通的纽带。

高娥说,她一直希望能证明“射击这个项目,可以延续不老神话”。

张山早在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就上演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好戏

对体能相对要求没那么高的射击,确实是全运会上最让人“返老还童”的项目。“七朝元老”张山、“六朝元老”贾占波、“五朝元老”陈颖等名将也都纷纷征战于本届全运会的赛场。

45岁的张山,第一次夺得全运会冠军,正好是20年前。39岁的贾占波上届全运会因糖尿病,未能取得好成绩,随后几年一直处于退役养病的状态。如今,已是河南省射击中心的副主任的他又为了全运重出江湖。奥运冠军夫妇杜丽、庞伟,奥运后一直在家休整。两人还开了一家孕妇护理中心,转型做老板。但全运年,夫妻选择了双双复出。

]

peakat的和讯微博:http://t.hexun.com/peakat/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