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炒股21年持1股17年未理 股价从70多元跌到5元


729人参与79条评论

长江商报消息 前仆后继涌入股市中的散户们,往往都怀抱着一个财富的梦想,但迎接大多数人的,却是残酷的现实。

一券商研究数据表明,六成个人 资者开户后,在3年内成“植物人”;九成个人 资者在开户后的5年内成“植物人”。

在被深度套牢后,很多散户都选择了“眼不见为净”,“不闻不问”。

漫漫熊途,隐身于股市中的“植物人”,也许都有疑问:牛市何时再来?让“植物人”重新“复活”。

但在熊市这一个原因之外,不少散户 资的 机性、盲目性,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结构性问题,或许更值得这个市场思考。

本报记者曾茜实习生魏倩倩张黎王欣

经纪人手头客户八成“植物人”

“这些没有抛掉的,现在多半成了‘植物人’。”昨日,武钢股份收盘价2.28元,老杨介绍,在被深度套牢后,很多股民大半年都不动,也不看盘,“这只是一个缩影,钢铁、石化、有色等板块,很多股民被套牢。

在2010年3000点以来,‘植物人’不断增多。”

所谓“植物人”,行业内一般如此定义:一年以上没有交易,一年以上没有从银行账户向证券账户转钱。成为“植物人”的股民,多半是对股市失望,选择“眼不见为净”。

资深证券经纪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手头的客户中,有近八成是“植物人”,“漫漫熊途,一些老客户表示要‘诀别股市’。”“植物人”没有交易量,也不引入新资产,让刘先生不得不四处开发新客户。

“这个比例一点都不夸张。”老杨表示,对于手头有历史客户的老经纪人来说,七八成是平均比例。

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最近一周股票账户情况统计显示,期末股票账户数8732.64万户,其中休眠账户1917.32万户,占比22%。

而深圳一家券商研究所,对该券商旗下数十万个人 资者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表明,60%的个人 资者开户之后,在3年内成“植物人”;90%的个人 资者在开户后的5年内成“植物人”。

食物链末端散户成冤大头?

隐藏着诸多“植物人”的股市散户队伍,往往被认为是股市的“冤大头”。

“散户缺乏专业能力,而且也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他所 资的市场和股票。”长江证券一名分析师认为,股票是一个博弈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散户很难玩得过机构 资者,“10个散户,可能有7个亏钱,2个平局,1个才能赚钱。”

长江证券高级 资顾问梁尚艺告诉记者,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认识、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诸多原因,让散户处于食物链的末端。

“而且,不少散户的 资有一定盲目性和 机性,换手频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主力发动一次行情,或者推高一只股票,就是为了高位兑现,相应的,当然会有中小 资者高位套牢。“主力‘吃’主力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是‘吃’散户。”

加之中国股市重融资轻 资的特性, 资者在这个市场里是很难取得 资回报。如中石油原本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由于高价发行的原因,从上市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其 资者悲剧命运。

更何况,造假上市、股价操纵、内幕交易等各种损害散户 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频频发生,而且 资者的利益又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 资者更是股市上任人宰割的羔羊,其成为“植物人”也就是一种宿命了。因此,要让散户告别“植物人”的命运,就需要管理层为股市营造一个良好的 资环境,让股市成为一个重视 资回报的场所,在此基础上,严惩造假上市、股价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让 资者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非典型“植物人”

3年不闻不问错过解套机会

虽然跌得狠,但刘莉没舍得“割肉”,“想说做股票要做长线 资,不能只看眼前。”在暗暗鼓励自己“就当支持灾区人民生产建设”之后,刘莉甚至还在3元的低位时补过仓。

不过,接下来这只股票的走势,让刘莉渐渐演变成了“植物人”,“2009年,岷江水电在5元-7元之间徘徊,2010年依然如此。”这让刘莉意识到,自己被深度套牢,甚至产生了“把股票留给儿子”的想法。

在此后近3年时间里,刘莉几乎没有再关注过这只股票,“看了也心烦,倒不如不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莉打开账户,本欲向记者介绍这只股票,这才恍然发现,2011年5月16日,这只股票曾涨到11.5元的高点,7月曾多次涨至9元以上。

“这下好了,错过了解套机会,怕是真要留给儿子了!”刘莉懊恼地表示,在2011年这一波涨势过后,岷江水电持续下跌,昨日收盘价4.76元/股,“亏损幅度49.26%,换句话说,亏了一半,下一次涨起来,又不知道要等到哪天了。”

骨灰级“植物人”

“我这样的人要是能赚钱,天理不容”

炒股21年,老严曾三四次忘记账户和密码。他说,股市“植物人”分几种吧,第一种是主动 资型,第二种是被动套牢型,第三种是自己这样的骨灰级“植物人”,“对钱没概念,也不是理性 资,基本没有生存压力,对手中股票不怎么关注。”

不关注到什么程度?买入十年后的2007年下半年,找回账号和密码,打开一看,不认得一只叫“泛海建设”的股票,于是百度,找到了泛海的前身,是1996年不到10元买的不到2000股“南油物业”。股价涨到27块多,有点气人的是,看几年的年报和K线图,两个月前最高涨到70多块。

老严有些感慨,2007年9月份泛海建设涨到71.3元的历史高点,“如果当时卖掉,差不多可以赚10万呢。”老严于是自我调侃,给自己下了个结论——“我这样的人要是能赚钱,天理不容!”

当时没舍得卖,此后股市便步入漫漫熊市,泛海建设昨日收盘价仅5.02元。不过,虽然股价跌到入手价的一半,但经过多年的送股分红,老严已持有8000多股,成本是负的,“还是赚了一大半。”和刘莉一样,老严也不打算动这只股票,“以后留给儿子吧。”

打印转发

更多股民纪事:

00:08 編輯 ]

peakat的和讯微博:http://t.hexun.com/peakat/default.html